2012年度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结

湘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gxj.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13-01-15 00:00
 

   2012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经信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抓项目、稳增长、促和谐”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工业经济运行困难,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工业经济实现健康发展。全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288.3亿元,同比增长14.1%;规模工业增加值667.4亿元,同比增长14.4%;工业化率达到54.3%,居全省第一位。

  二是工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2.8亿元,同比增长35%,超出年初目标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22亿元,同比增长32.1%,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是平台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有6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批个数居全省第一。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湘潭雨湖区)申报成功。湘潭国家高新区创业中心获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实现历史性突破。

  四是产业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全市“3+3”产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5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8%,占比较去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先进装备成为我市第一大产业,形成了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3%,排名全省第一位。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协调服务,破解发展难题。一是深入开展重点企业帮扶工作。2012年,由我委牵头,在深入调研,认真征求各企业、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湘潭市深入开展重点企业帮扶活动工作方案》,对遴选的16户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分类帮扶,建立了四个一的帮扶工作机制:一名市级领导牵头、一名副县级干部负责组织协调、每个问题由一个部门负责、每个企业确定一名帮扶责任人。严格落实督查督办制、问题销号制和限时办结制。为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我委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对帮扶工作进行了督查督促,编发帮扶工作简报8期,定期通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目前,16户企业提出的45个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基本解决,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企业的高度评价。二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支持采购本地产品,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优先采购本地产品的《 “两型”技术产品目录》。积极牵线搭桥,组织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江麓等省内50多家用钢企业来到湘钢,开展产钢企业与用钢企业的产需对接活动。牵头承办了全省煤矿安全科技工作会议,邀请全省80多家煤矿企业与平安电气、恒欣实业等矿山装备企业进行了对接。牵头举办首届汽车行业博览会,成交车辆达1187辆,销售总额近2亿元,创历史新高。组织企业参加第七届中部贸易博览会、“盛情湖南、相会台湾”经贸代表团和企业交流考察团、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和产品,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2、实施创新推动,提升技术水平。一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2012年有恒润高科、开启时代、宏兴隆等6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批个数居全省第一。启动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8家企业技术中心列入第一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二是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通过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攻克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技术。江麓《工程装备新型高效节能电力驱动电机与伺服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成功申报省2012战略性新型产业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恒欣实业《智能型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液压驱动系统产业化》等项目成功申报2012年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三是新产品研发取得新成效。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市场前景好,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一批新产品成功研发,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中冶京诚研发的HMTK400吨大型电动轮矿用自卸车,整体性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动矿用自卸车,填补了我国400吨级非公路电动轮自卸车制造的空白。湘潭电机系列高效率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江麓机电科技的FP03偏航减速器、FB03变浆减速器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

  3、健全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关于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规模中小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4.8亿元,同比增长18.3%。一是大力推动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窗口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为我市中小企业的创立、成立和发展提供一站式管理、一门式服务。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荣获省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先进单位。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开办了企业信用专栏,入网企业180多家,收集信息200多条,建立了企业信用供求机制、企业与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二是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开展管理升级竞赛活动,组织专家教授下企业,为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巡诊和制定提升方案,企业在内部管理、生产组织、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全年组织培训18批500多人次,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国家工信部银河培训工程、湖南省中小企业财税管理培训班、浙江大学·湘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研修班、北大清华民营企业家高级工商管理班等,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三是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开展送政策到企业活动,认真收集、梳理国、省、市出台的惠企政策措施,组织编印《中小企业政策汇编》,广泛分发给企业,组织专题会议,为企业作政策解读和宣传,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

  4、加大支持力度,推进重点项目。一是资金争取成果丰硕。积极和国、省有关部门沟通汇报,2012年,我委多次赴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委汇报项目建设情况,争取上级加大投入,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争取国、省资金共计1.2亿元(其中市本级和城区5403万元)。二是平台申报成效明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湘潭雨湖区)申报成功,我市成为全省第二个拥有两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城市。湘潭国家高新区创业中心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这是我市首家机构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三是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整合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微等专项发展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结合企业帮扶活动及时解决了项目建设中的融资、用地、用电、周边环境等突出问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泰富重工港口运输装备及矿山设备项目、蓝思科技蓝宝石项目均已实现投产,胜利钢管油气管道生产项目、新新线缆电线电缆制造项目等进展顺利。

  5、促进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促进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组织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参加湘潭市第九届银企融资洽谈会,企业与银行签约新增授信128.4亿元。组织了全市中小企业银企洽谈会专场,发布项目150多个,有30多家企业与银行达成贷款意向。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湖南分行、中国银行湖南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困难。二是创新金融服务。组织400多家企业参加“融资服务进园区——走进湘潭高新区”活动,有19家企业获得新增授信18.72亿元,新增、置换和转贷合计35.72亿元。积极引进投资机构。引进了株洲兆富集团,成立湘潭兆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咨询等方面的专业服务,目前已与10家企业签订了融资合作协议。引进深创投、汇丰直投、欣中资本等近十家投资机构与园区企业对接。目前,有海诺电梯、湘电新能源、湘电重装、新新线缆等4家园区企业引进投资,融资总额达7亿余元。三是促进企业上市。支持平安电气、华菱线缆、宏大真空、恒润高科等企业做好上市准备工作。其中平安电气、恒润高科等企业有望2013年上市。

  6、抓好信息化应用示范,加快“智慧湘潭”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信息化条例》,出台了《“智慧湘潭”建设规划》,智慧湘潭建设步伐加快。一是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与中国移动湖南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了无线城市平台和WAP门户网站建设,完成了全市100多个热点地区的WLAN高速无线覆盖,成功举办了具有较大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无线城市演唱会。二是推进信息化应用示范。智慧医疗全面启动实施,编制了“智慧城管”建设方案和工程项目设计方案,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智慧交通(二期)项目完成了项目需求调研,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三是推进智慧湘潭基础平台建设。启动了智慧湘潭综合平台和门户(第一期)建设,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政务内网、专网和政务外网硬件平台的部署工作,平台软件开发、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编制工作基本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