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开局丨湘潭市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湘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gxj.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19-03-15 16:48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省、市产业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之年。近日召开的全市产业项目建设落地年暨“三长”联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抓产业项目、促转型升级等任务目标,为推动湘潭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定了方向、明确了目标、选准了路径。

抓实产业项目建设落地

产业项目建设关乎发展全局,打牢产业基础至关重要。 今年湘潭市将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落地年”活动,重点完成好省“五个100”工程。

湘潭市将聚焦行业核心企业和核心项目,全力推进桑顿新能源、蓝思科技、新松机器人产业园、舍弗勒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力争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通过这些项目的建成,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

同时加强科技和产品创新,鼓励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项目实施,引导各类投资基金对项目股权投资,推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对项目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支持项目单位开展技术创新成果双向交易、研发准备金制度等政策试点示范,形成多渠道的项目支持方式。

对准产业链培育需求,开展点对点招商,点对点服务,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承接、市场运作”的招商机制,增强招商引资的靶向性、实效性。推行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落地企业投资承诺制。

紧扣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同步引进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在项目推进中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基础设施短板实际上非常贴近最终需求,所以既扩大了有效投资需求,也满足了消费需求,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今年,湘潭市将有序推进227个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以改革创新的办法,实现稳投资、稳增长,同时防风险、降债务。

城市建设方面,围绕产业配套和区域带动铺排项目。重点建设白云路、芙蓉大道复线及商城路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着力推进莲花线(含下摄司大桥)、G320绕城线、杨梅洲大桥及南北引线、西二环等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长株潭一体化“两干一轨四连接线”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乡村振兴方面,围绕农村人居环境和特色小镇示范园铺排项目。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双十提升行动”为抓手,着力推进“十园十镇”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湘潭特色的产业小镇。

民生保障方面,围绕公共服务和民生实事铺排项目。建设湖湘学校、华鑫高级中学等一批重点教育项目,努力改善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

落细落实“三长联动”

“三长联动”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推动“产业项目建设落地年”实施的有效途径。落实“三长联动”,将为湘潭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今年,湘潭市将进一步做好补链、强链工作。充分发挥链长引导协调作用,引导企业与银行业机构加强交流互动;发挥盟长龙头带动作用,组织引导入盟企业强化行业建设,提升行业水平;发挥行长金融助推作用,指导帮助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各产业链和产业联盟的帮扶牵头单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好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使“三长联动”机制发挥更大效果。

同时做好产业链发展规划,推动产业、企业配套发展、互补发展。分类制定产业链发展“一图三库”(产业全息图和产业项目库、人才技术库、客商信息库)和评价评估指标体系。邀请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组建产业链专家咨询委员会。出台政策,对本地企业相互配套、龙头企业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链上企业联手科研攻关、企业抱团合作出海等给予支持奖励。集中力量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军民融合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作为老工业城市,湘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步伐,将焕发新的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湘潭市将突出“一谷三城” ,落实“智造谷”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智能机器人、3D打印、大数据基地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吉利新能源跨界车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民族汽车工业聚集区”。大力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海洋船舶工程、深海探测技术、航天航空核心部件配套等军民融合产业步伐。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支持韶山和昭山深化全国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创建、盘龙大观园5A景区创建等。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之母,恰是湘潭的优势所在。湘潭市将把先进制造业项目作为“智造谷”建设的重中之重,确保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同时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园区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政策举措,力争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财税收入等主要指标同比增长10%以上,着力打造“135”工程升级示范样板。

湘潭市还将突出“三区”改造,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竹埠港新区建设,加快实施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抓好湘潭锰矿独立工矿区基础项目扫尾等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